close
我相信當學生時,多多少少都會羨慕可以出國留學的人。對於我來說,特別是逢年過節時,偶爾會聽到遠房親戚討論說,誰家的女兒出國當交換生,誰家的兒子出國留學。但是這些言論並不會讓我感到煩躁,反倒是增加了我想出國讀書的熱情。而在我研究所期間,利用學校資源得以至美國就讀碩士一年,善加規劃現有資源,讓出國讀書變成不是件難事。
透過那些身分出國讀書?
但該用那些方式出國讀書,這邊簡單整理以下三種方式,因雙聯學制現在發展出不同學制,不再贅述,以各學校公告為主。
- 交換生:交換生計畫是比較常見出國讀書方式,每所校/院/系會與姊妹校簽約提供名額給台灣學生出國留學。交換生基本上不要求TOFEL/IELTS、GMAT/GRE等語言成績或者對語言成績的標準較不嚴苛,準備起來相對地容易。
- 雙聯學制:簡單來說就是取得兩校學位(學士或碩士),通常會要求TOFEL/IELTS、GMAT/GRE相關語言成績等申請資料,申請準備材料及花費的時間較多。
- 公費留學:教育部每年都會公布公費留學考試的學科及指定留學國家,錄取名額少且需要準備考試科目。有興趣可以上教育部網站,了解每年公費留學計畫詳情。
每間學校的留學計畫申請手續不盡相同,所要準備的申請資料也不太一樣,建議在規劃留學計畫時,可以提前確認學校申請門檻、學分抵免及畢業門檻等資訊,確保留學計畫在人生規劃中順利進行。
學校資源哪裡找?
- 國際事務處:每所大學皆有國際事務處,國際事務處的功能除負責協助處理來台外國學生相關事宜外,也會公告學校所締結的姊妹校、徵選制度及獎學金補助計畫等相關資訊,同時也協助辦理申請相關事宜。
- 就讀系所/學院:除了國際事務處外,每個系所/學院會有締結的姊妹系或者姊妹學院(也就是系級及院級交換計畫),每年系所/學院會有固定名額學生交換至姊妹系就讀交流。
我的留學選擇
2011-2015年是我就讀大學期間,當時學校所提供的交換生計畫選擇不多,多為中國大陸或日本交換計畫。我比較擅長的語言為英文,因此我在大三下學期選擇申請系上泰國姊妹校交換生身分,名額僅有兩位(一位大學部、一位碩士班),最後我沒有申請上。後來系上老師推薦管理學院的美國碩士班雙聯學制計畫,該計畫是一年在台灣,一年在美國,兩年畢業後可取得台灣及美國的碩士學位。另外,只需要繳交台灣碩士論文且兩邊學分可共同折抵,因此我思考後便決定準備推甄系上碩士班並且制定讀書計畫準備申請雙聯學制。
至於為何要選擇雙聯學制而非自己申請學校,我有另外寫文章分享。
#以上資訊,純屬個人經驗分享,歡迎一起討論,@百百喬
相關文章:
留學靠自己,申辦留學貸款超簡單! 台灣銀行留學貸款申辦經驗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